返回陈塘关灵珠降世(1 / 1)嘻嘻嘻休息休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山中无甲子,已而两年零七日。紫霄洞中炼宝,以夔牛皮作鼔,雷石作槌,阳木作柱。

阳火飘摇,神风飒飒。

不需多个时日便炼成了个拨浪鼓,轻轻一摇,陡放雷光,左右摇击,声若惊雷,震慑十里方圆,妖魔丧胆,鬼神皆惊。

上下一个颠倒,又可以呼风唤雨,正是雷神之正器,邪魔之克星。

左右无事,紫霄轻掐手指,默演阴阳,突然吓得紫霄大惊失色,原来是现在距哪吒降生已然不出两日,于是慌忙向陈塘关赶去。

到了陈塘关,已至三更,但见杀星大起,红光透天。

红光频闪,金星呼应,只见一道红光自天外天下凡,过了九重天,只往尘世而来,不消片刻便冲入李靖府内。

不过此胎神异,百姓皆议论说:“夫人现已怀胎三年之久,若不是神圣,便是妖怪了。”

“是啊!是啊!不过现今看来,非妖及怪,定不是个良善,可怜李总兵爱民如子,竟遭此恶事,实在可惜啊!”

“是啊!可惜啊!可惜啊!”

由此可见哪吒怀胎三年,早已让人惧怕,此为后面身死留下了伏笔。

今日殷夫人发动,只见满室红光,地里生香。

李靖见此异像,满脸喜色,快步进了内室,只见一肉球在那左右蹦跳,直吓的李靖面无血色,浑身颤抖,猛拔出腰间宝剑,向下用力一斩。

谁知从中崩出一婴孩,面如傅粉,额点丹砂,右手套个乾坤圈,肚子绕着混天绫。

落于地上,倒头拜道:“孩儿见过爹爹。”

只见李靖斩开肉球,见到一婴孩满地乱跑。

心里骇然,上前将其抱起,仔看细看,这分明是一个粉雕玉琢,樱唇玉足的好孩子,哪里是个妖怪。

将哪吒又抱与殷夫人观看。具是欢喜,往日间的阴霾一扫而空。

次日,李府设宴陈塘关内属官具往贺喜,父老乡亲各个来贺,一时间李府门前门庭若市,摩肩接踵。

紫霄来到门前,见门前站一道人,定睛一看。

你当时谁,此道人正是十二金仙之一,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紫霄匆忙拜道:“师弟紫霄,见过师兄。”

“原来是紫霄师弟,不知师弟来次所为何事?”太乙疑问道

见太乙问询紫霄道:“回师兄,最近无事,游乐四方,见这李府热闹,便来瞧瞧。”

“原来如此。”

“当同去。”

进了李府,紫霄和太乙拜谒道:“贫道玉虚宫门下,今见贵府有喜,特来拜谒。”

“快请,快请,二位老师快请入府。”李靖忙将紫霄和太乙请进府中。

宴后,宾客皆散,各回各家。李靖见紫霄和太乙还未离去,问到:“两位老师仙乡何处,因何来往?”

太乙道:“贫道在乾元山金光洞修炼,偶感有师徒之缘在此,遂来于此。”

李靖回道:“不才弟子膝下有三子,长曰金吒拜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发天尊为师,次子木吒,拜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为师。老师既然说为师徒之缘而来,想是应在三子身上。”

太乙道:“想是此子。”

李靖乃传三子道:“老师既然要收三子入门,但凭取一名讳。”

太乙道:“此子便叫哪吒吧!”

李靖谢过,就要看斋。太乙和紫霄不受,与李靖告去,径自架云离去。

行在路上,紫霄道:“师兄,这哪吒是何来历,竟劳师兄亲往,且命数凶险,杀劫临身。初降生时,杀星大起,金星呼应。实在令贫道不解,还望师兄解惑。”

“师弟可知神农氏?”

“但知一二只是不知和神农陛下有何关联?”

“昔日神农之女失命,你该知道的。”

“确实知道。”紫霄回到

“师弟听好,此我玉虚宫之密,出自师兄之口,入师弟之耳,不可与二人言。”

“师兄放心,贫道省的。”

昔年,神农之女失命东海,人族势弱,只得隐而不发;后来神农成道,传位轩辕,向女娲娘娘状告龙族;只是因龙族归顺昊天,未有把柄无法惩治。又恰巧昊天要我等称臣,封神劫起;老师想要落他门面,于是和娘娘结约。

又因娘娘坐下童子灵珠子心起淫意,便贬他下凡,历劫封神;在宰龙族以抵因果,顺便落了昊天门面,一举两得。

紫霄听到这里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只是师兄,那东海三太子与贫道有缘,不知可否手下留情?”

太乙思虑半天,悠悠道:“不为龙族,可。想来师弟的造化之道也是炉火纯青吧!”

紫霄一喜,知道有门,道:“师兄放心,定不为龙族的!”

----------

哪吒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

哪吒,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佛教及道教护法神。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在道教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尊称太子爷、三太子、善胜童子。

主要记载源于元代宗教神话典籍《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神魔系列小说名著《封神演义》、《西游记》、《南游记》等多部古典文学作品。其为托塔李天王家的三太子,最早传说来自古波斯和古印度教的神话,随着本土化的传教,唐末起就从古盛传至今,由佛教护法军神“那咤”演变而成,记载早已在东晋朝代有之。

主要定型于闹海屠龙的传说,以及降魔伏妖再成仙入圣等故事内容,出生奇异,一身神器,能变化三头六臂又或三头八臂;百邪不侵、免疫病毒瘟疫、专克摄魂夺魄的莲花化身。在中国各地成为世代相传、家喻户晓的著名艺术形象;后期影响民间奉祀为保护神,并被道教所吸纳,将其遵崇供享为中央祭坛的大罗天神,地位高贵鼎盛;神仙谱中被归类为“忠武战神”之位,属于武神一系。在民俗敬尊为救世护民的“五营神将”之首;乃统领天兵天将的元帅之神,又被奉为“太子元帅”、“天帅领袖”和“火轮天王”,常以娃娃或者少年儿童的模样登场,终成神话史上独特无双、神通广大的天庭童神。

---------

关于哪吒身世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在民间传说中,灵珠子原本是女娲娘娘座下的护法童子,因荒淫好色的商纣王在女娲庙中对女娲像心生歹意,做出了对女娲娘娘的不敬之举,于是女娲动怒,为惩治这个昏庸的君主,派童子灵珠子转世为哪吒,妲己行美人计,助周灭商。

第二种说法:在《封神演义》这部明代神话小说中,灵珠子本由元始天尊拥有,后来成为阐教金仙太乙真人的弟子。在商纣王的昏庸统治下,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灵珠子奉玉虚法旨投胎转世于陈塘关李靖门下,经殷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从一肉球中诞生了哪吒,之后他闹海屠龙,伐纣保周,成就大任,最终肉身成圣。

灵珠子的原型是玉虚宫掌门元始天尊画像中右手所拿的一颗红色神珠,俗称“混元宝珠”,元始天尊是道教始祖,而这颗宝珠就是其先天真灵化成,是开天辟地的大道本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本书设定为女娲娘娘坐下童子,同时修改。

若有错误,还请指正。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