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中心。
老爷子挂断了楚风的电话后,笑骂道。
“这楚风小子,给他个宝贝还嫌弃。”
旁边老爷子的秘书给他沏了杯茶后,小心的问道,“老爷子,怎么了?”
老爷子喝了口茶,缓缓道,“楚风嫌弃小程老板的歌,说我给他出了大难题。
这楚风,做了大半辈子的节目,到头来,反而是不识璞玉了。”
旁边秘书犹豫了片刻,还是问出口,“老爷子,您对小程的评价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老爷子一愣,而后哈哈大笑。
笑够了,这才解释道。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不知道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哪有音响啊,话筒啊什么啊。
这台唱戏,不就是靠一副好嗓子?!
最开始的时候,唱戏,讲究一个实大声洪,说白了,就是嗓子声音大,亮!
后来听戏的多了,台的角儿唱戏,不仅嗓子得大!
得亮!
还要婉转,有韵味!
到了程派旦角,那更是甘美细柔,曲折动听啊。
当年四旦之一,程派的唱,那是举世闻名。
多少老戏迷家里,或多或少还都珍藏着程祖的唱片。
两年前,在那老戏院听到小程一开口。
我便让你停车,你还记得么?”
旁边的秘书点点头,他当然记得。
老爷子继续道,“这么说吧,小程嗓音,有如程祖再世……”
那秘书一愣。
程祖,自然指的是程派开创人,四名旦的程派老祖。
有如程祖再世!
这是多大的褒奖……
可另外一边,老爷子喝了几口茶叶,又开口继续道,“以后啊,我自己喝茶不用给我沏这‘御前八棵’了。
这茶和京戏,还是得和懂他的人一起品,那才有味。”
旁边的秘书点点头,记下了老爷子的话。
老爷子似乎是有些累了。
起身稍微活动了一下筋骨,而后坐在了房间的藤椅。
轻轻摇晃起来。
一边摇,一边唱起了老生戏。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
华夏总台这边。
对于导演楚风来说,老爷子话都说到这个份了,自己说什么也只能按照“大角儿”的意思来了。
吐槽归吐槽,该干的活还是该干!
歌词、舞美、伴奏,都需要赶紧让节目组的其他工作人员开始设计。
别管那“大角儿”怎么唱了。
自己在直播的时候,先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安排好了再说吧。
说白了,到时候,那大角儿唱的不好,那是他的事。
自己还是要把自己的节目鼓弄好。
楚风这时候突然又记起这“大角儿”说不需要舞美。
于是就开始在歌词下功夫。
和杨向笛老爷子商量了一会,决定尽快出一个类似的舞台古风动画。
要么到时候舞台显得空荡荡的也不好看。
至于伴奏。
虽然歌不怎么样,但所谓的“大角儿”还算专业。
他的编曲和伴奏写的很详细。
用到的几个乐器也都写在了面,这些华夏总台都会邀请行业内的老师进行伴奏。
就这样!
还有五天的直播,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大角儿的歌曲,楚风也只能硬着头皮安排……
………………
回到京城市那处老旧戏院。
忘了交代程小秋所在这个破戏院的名字,也就是铁公鸡秦老头最值钱的家当。
凤鸣楼!
这戏院别看老旧,口气却不小。
戏院的名字口气大,门口对联的口气也大。
一部廿四史,演成古今传奇,英雄事业,儿女情怀,都付与红牙檀板;
百年三万场,乐此春秋佳日,酒座簪缕,歌筵丝竹,问何如绿野平原。
这首对联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俞樾所创。
反正按照秦老头的说法。
几百年前,就是这个文兴家俞樾提笔亲自写的。
当然,从来没有人觉得秦老头说的是真的。
联颇有感慨,说英雄儿女都在戏台演出,饱看兴衰。
下联则带有诗情画意,说这种笙歌表演,给人极大的精神享受。
戏园子和对联口气都很大,可就是没几看戏的人。
平日里最多遇到几个外地游客。
人家也不想听你唱戏,反而喜欢让你穿戏服,站在台和他们合张照。
铁公鸡的秦老头虽然喜欢钱。
但却坚决不赚这种钱。
用他的话说,唱戏站台,招揽生意,那是操贱业!
那是以前戏子还是下九流行当时候,干的事!
现在时代不同了。
老头子我是戏曲艺术家,想看戏就看,不看戏就滚!
每次游客们是骂骂咧咧的滚了。
可秦老头转身,就唉声叹气的可怜自己的腰包。
程小秋不缺钱,但除了自己和小山楂平时花钱,疑惑着戏园子里的其他人真有难处的时候。
程小秋会拿出钱来。
平日里,他却和这些老头子们,一起过着这样的日子。
不是大家喜欢节俭日子。
是这样,不耽误大家乐在其中……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