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八 大放异彩(1 / 1)南知我i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着这一段插曲,众人兴致缺缺,云舒更是没有了饮酒作乐的兴致。

小皇帝高纬却兴高采烈,因为今天是他登基的大喜之日。

虽然武成帝依然大权在握,但高纬依然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从此,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高纬命乐师以八音伴奏,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般乐器其上阵,好不热闹。

宫廷乐师的技巧极为高超,配合得又浑然天成。当真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令人生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沉醉在盛世繁华的迷梦中。仿佛忘记了国仇家恨,只顾纸醉金迷,过着奢侈豪华、腐朽享乐的生活。

察觉出她的失落,掩在宽大衣袖下的手不着痕迹地握住她的,掌心中传来的热度直入心间,令她心中一暖。

云舒回握住他的大手,两人相视一笑。

这场宴席,对于他们夫妻来说,其实是难得相聚的时光。

觥筹交错尽虚佞,推杯换盏无真衷。

在场众人都在寒暄客套,并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小动作。

除了担忧妹妹的高长恭和密切关注他们的突厥使臣。

所谓知女莫若父,长兄如父,他很清楚自己的妹妹眼神中的深意,也明白她很有分寸,不会做出逾越之举。

还有突厥使臣术伦,他原本受可汗所托,务必将逃回齐国的王妃带回来。

可小王子却一直示意他按兵不动,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安阳公主在齐国威望甚高,也是兰陵王高长恭的左膀右臂,深得民心,实为国之栋梁。

也许他们应该做一回君子,不强人所难,不夺人所好。

如果不是各为其主,隔着家国和身份,他们的感情应该会很好吧。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葡萄酒并不像突厥的马奶酒一样浓烈,可是也不宜贪杯。

都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然而云舒却不喜饮酒买醉,那不过只是逃避现实的方式罢了。

酒醒了,依然还要面对。只要问题还没有解决,它就一直在那里。

所以说,逃避有什么用呢?不管现实有多残酷,都只能受着,直到解决为止。

铁利喝了一杯又一杯,仿佛要将自己灌到酩酊大醉。因为喝醉了,就能暂时忘掉痛苦。

当初云舒离开之时,他便是如此,让自己醉了一回又一回,直到昏睡过去为止。

可睡梦里,依然有美人临风而立,笑魇如花,令他迷失了神智。

趁四下无人注意他们,云舒抢过他手里的酒杯,掷放在食案上。

“喝够了没有!”她压低声音,语气里隐约压抑着几分怒意。

命令侍女撤下美酒,以茶代酒,云舒亲自为他奉茶。

茶是极为珍贵的庐山云雾,更被齐国皇室列为“贡茶”。

云雾茶风味独特,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

云舒边斟茶边说与他此茶的来历,生怕他醉后直接睡过去,不省人事,再生事端。

“东汉时,佛教初入中原,当时寺院的僧侣攀危崖,冒飞泉,竞采野茶;在白云深处,劈崖填峪,栽种茶树,采制茶叶。而到了东晋,在庐山上居住着一名得道高僧,名叫慧远。除了聚集僧徒,讲授佛学,还在山中发展种茶。”

“据说《庐山志》载:初由鸟雀衔种而来,传播于岩隙石罅……因此庐山云雾又被称为钻林茶。钻林茶被视为云雾茶中的上品,但由于散生在荆棘横生的灌丛,寻觅艰难,不仅会衣撕手破,而且数量极少,所以只做贡品。任你富可敌国,手段通天,在别处也是见不到的,除非亲自到庐山顶上去采。”

铁利听得十分入神,这是她第二次给他讲故事。他还记得,第一次是在他们洞房花烛夜后,新婚燕尔,亲密无间。

其实云舒只是关心则乱,即使明知他酒量极好,也忍不住担忧。

见他并无大碍,云舒便品起茶茗。她极爱饮茶,尤其像庐山云雾这等名茶,更是难得。

过去因奢侈斗富之风盛行,因此有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以茶代酒,修身养性,以对抗奢侈之风。

只是如今想来,这些名士争相追捧的名茶,无一不是茶农用汗水精心培育,趁鲜炒制出的。历经多重工序,才有了如此回味甘美,香气持久的好茶。

如同酿酒一般,凝结着不知多少人的心血。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锦衣玉食,饥寒交迫。

那些贫苦劳作的百姓,有多少翻身的机会呢?

像淮阴侯韩信那样出身市井,在很小的时候失去父母,只得靠钓鱼换钱维持生计,总是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有屠夫当众羞辱韩信,对方人多势众,他不得不忍辱负重,受“胯下之辱”。

因为秦朝法律严苛,甚至会连坐。虽然男儿膝下有黄金,可韩信珍惜前程,最终留着性命去建功立业,怎么可能为了如此莽夫白白断送自己的性命呢?

在韩信墓前的祠堂上有副对联,文仅十个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他原本不被重用,如果没有萧何,纵使英雄本色,也只能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会有用武之地。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说起来,相传兰陵萧氏的起源,就是汉初宰相萧何之幼孙萧彪。南朝梁宗室便是兰陵萧氏的旁支。

不过一将功成万骨枯,披荆斩棘才是最残酷的真相。很多无名小辈不像韩信那样名垂青史,被载入史册。而是湮灭在历史烟云中,甚至没有寥寥几笔记载。

然而有些上层贵族,胸无大志,却能靠着血脉的优势享尽荣华富贵,常人所奢望的一切唾手可得,却仍不满足。

古来征战几人回?作为一名武将,看着那些膏粱子弟花天酒地,享受着边关将士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她难免有些气不过。

这算是什么道理?

比起常人,他们更不能容忍贵族们的平庸无能。

不过都是投个胎罢了,却过得如此天差地别,不得不令人叹息。

想起沿途那些经历天灾人祸、困苦不堪的百姓,以及眼前骨肉流离数十载,今日才得以重逢的宇文护母子。

战争,不只是给贫苦百姓,也给军士贵族带来了创伤。

不是只有弱小的国家,才会乞求和平。

对于许多人来说,生活本就是这样不易。

云舒心有所感,想得出神,忽略了旁边的男人,然后被铁利打断了沉思。

适逢高纬厌倦了奢华空洞宫廷乐律,丝竹管弦;于是阶下换上新的歌舞助兴。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不知为何,云舒一看到就感觉有点不舒服。

桑林是传说中商汤时代的乐舞,而经首相传为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也有说是黄帝所作。

格调古雅,悠远大气。她虽从未见过,却是有几分熟悉的感觉,想必是被那些记忆所困。

云舒有点头疼,右手扶住额头,不再去瞧。

忽然乐舞间断,只听得一声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来人轻纱拂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继而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自昭君出塞以来,世人甚爱琵琶。词曲名为《阳春白雪》,清新流畅,旋律明快而清灵。

冬去春来,仿佛让人见到了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之胜景;曲调最后转为悠远宁静,竟有令人凝神静意之奇效。

云舒心绪平复下来,静静地欣赏着美人佳乐。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此绝妙的技艺,教众人心悦诚服,赞赏不已。

此女名为冯小怜,聪明灵巧,不只善弹琵琶,还精于歌舞。

虽然被面纱遮住了容颜,然而单看其精致的眉眼,便知是一位美艳至极的丽人。而且身段玲珑有致,实在是一个天生的尤物。

只是云舒觉得有些似曾相识,是在哪里见过她吗?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