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习俗,大年初二大家开始走亲访友。
温家的直系亲戚不多,唐若兰是独生女,只有堂、表亲。温炳麟和温婉珠兄妹俩,只有温真真一根独苗。温家爷爷辈倒是人丁兴旺,兄弟姐妹四人,温真真有一个外叔公和两个亲姑婆,其中一位年长的姑婆已经去世了。温家奶奶那边,虽有哥哥,也因为她年纪轻轻去世,表亲之间来往不多。三代以上的亲戚,除了关系不错的几家平时走动外,其他亲戚往来甚少,只有红白喜事、婚丧嫁娶才会出现,所以温家需要打理的亲戚不多。但是温家爷爷温兆林和儿媳唐若兰都是重点高中的老师,特别是温兆林曾经是重点高中校长,德高望重,可谓桃李满天下。所以正月里来温家拜访的徒儿、徒孙真不少,一拨接着一拨,其中不乏凤毛麟角之辈。一天接待好几拨人是常事,有时候甚至好几拨人碰到一起,嘘寒问暖,很是热闹。唐若兰忙不过来时,端茶倒水的事就会落到温真真身上。一般情况是这样的,温家爷爷的学生,唐若兰招待,温真真帮忙打下手;唐若兰的学生,则由温真真端茶倒水;特殊情况,均由温真真端茶续水,比如达官显贵或得意门生来访,因为温真真泡得一手好茶。
温家算是书香门第,注重子女品行培养,琴棋书画,诗书礼仪,多少都要学一些的,泡茶算是其中一门。温兆林喜欢喝茶,连同温家爸爸、妈妈、姑姑都随了这喜好。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温真真也渐渐喜欢上了喝茶。为此,温真真还找了一些茶文化书籍,自己研究学习。喝茶是门大学问,茶叶的甄别,配套的茶具,水质的选择,水温的适宜,冲泡的技法,都是有讲究的。据史料记载,“赐茶”可是皇帝笼络大臣、眷顾亲族的重要手段。日子久了,温真真除了泡茶的手艺精进,还从中领悟到很多茶道精髓。鉴茶、泡茶、喝茶、品茶,能让人修身养性,心思沉静。泡一壶好茶,品一口醇香,乐享一段美好时光,温真真喜欢且享受这个过程。温真真在家的时候,温家爷爷喝的茶水几乎都是温真真给冲泡。
这一日,刚刚送走一拨师兄,温真真倒在床上闭目养神,睡眼朦胧之时,唐妈妈来叫人。
“真真,快起来泡茶,爷爷有贵客来了。”
温真真睡意正酣,抱着枕头不肯动。
“妈,我好困,我想再睡一会儿。您自己泡吧!”
温真真被唐妈妈扶起来,一边推着她去旁边的洗手间,一边轻声说:“你爷爷的得意门生来了,爷爷指名让你泡茶。”
唐妈妈把湿毛巾递给温真真,让她擦拭脖子,有助清醒,自己则拿了梳子帮女儿梳理头发。
几分钟后,温真真神采奕奕出现在厨房,脸上看不出丝毫倦容。
温真真扫了一眼客厅,中式格局的厅堂之上,左手主位上坐着自家爷爷,次位是温爸爸温炳麟在作陪。右边的主位上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坐姿端庄,面相开阔,天庭饱满,给人不怒自威的压迫感。那人下首,坐着一个年轻人,约莫三十岁左右,戴着眼镜,面相看着与中年男人有几分相似,也是西装革履,气度不凡。
温真真端着泡好的几杯茶走过去,大方礼貌的为大家上茶。温真真上茶之际,眼光与那人碰上,心里微震,好强的气势,尽管那人笑得和蔼可亲。
中年男人开口:“恩师,这是真真吧?都这么大了。”
温兆林点头,:“是的。真真,快叫聂叔叔。”
聂叔叔?莫非就是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现在已经身居要职的得意门生。
温真真面不改色,恭敬叫一声:“聂叔叔您喝茶。”
茶杯稳稳当当放在茶几上。
“好,好,谢谢!”
“您客气。”
温真真给爷爷那边也放了一杯:“爷爷,茶好了。”
温真真转身给旁边的年轻男子上茶,那人起身,亲手接了茶杯,眼里有惊艳,很是客气的说了声“谢谢!”
温真真道一声:“不客气。”
两人的礼数都很周到。
温爸爸这边也接了女儿递过来的茶水。
“我记得上次来看老师,真真好像还在读高中。现在该上大学了吧?”
温家爷爷带着欣慰的目光看一眼自家孙女:“去年刚刚被F大保送A大研究生。”
聂姓叔叔听了当即夸赞:“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真这么聪慧,老师您教导有方。”
旁边的年轻人听此,眼里亦有光泽,不仅仅是惊艳,还有欣赏的意味。
温兆林听到自己的得意门生夸赞温真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自己这个孙女,他是打心眼里喜欢。在孙女这件事上温兆林从不谦虚:“真真确实是个好孩子。”
没有女宾在场,温真真上好茶水本想离开,见他们正在说自己,只好拿着茶盘,规规矩矩立在父亲身侧。
温兆林说完,看着坐在一侧气质沉稳的年轻人,不忘夸赞一句:“聂胜年纪轻轻已经在高法立足,还是位法学博士,我看这孩子随你,前途无量。”
聂姓叔叔看一眼自家儿子,谦虚说道:“恩师您过奖,他还年轻,正是拼的时候,将来的事还要看他自己的造化。”
温真真看聂胜一眼,聂胜也看过来,两人对视,彼此点头微笑。
温兆林示意大家喝茶。茶盖掀开,茶香四溢,茶汤清澈,几人均是点头赞许。
唐妈妈在厨房叫温真真过去帮忙洗水果。温真真高兴不已,老妈真是自己的救星!
母女俩在厨房忙活时,温真真从母亲口中验证了自己心中的猜测,此聂姓叔叔果然是彼聂姓政要,官至副部级。听说这次回扬州是因为家族有事,所以这才有机会过来看望自己的恩师。
温真真端了水果拼盘过去。
聂叔叔点头微笑,转首对儿子说:“聂胜,你和真真彼此留个电话吧。你在B市工作,真真在B市上学,你比真真大,算是哥哥,应该照顾一些的。真真,以后在B市遇到困难记得找聂胜,让他帮你。”
“谢谢叔叔。”
两个年轻人站在一旁,相互留了电话,又聊了几句学习和生活上的琐事。温真真发现聂胜很健谈,不愧是法学博士。
大家正说话,门铃响了。温真真走过去开门,看到门口站着三、四个中年男女。那位中年阿姨看到温真真先开了口:“请问这里是温兆林温校长家吗?”
温真真点头。
几人面露喜色。
“太好了!”
“你是温校长的孙女吧?我们是温校长的学生,特意来看温老的。温老在家吗?”
温真真礼貌的让几人进屋:“叔叔阿姨请进,我爷爷在家,正在招待客人。”
此时唐妈妈已经迎了过来,把他们引进客厅。
“爸,有人来拜访您啦!”
客厅这边,聂政要和温兆林在听到温真真他们的对话时,已经停止了谈话,看着门口玄关之处。
绕过玄关,隔老远,看到主位上的老人,几人已经开口尊敬的叫上了。
“温老师,我们来看您啦!”
“温老师!”
温兆林站了起来,旁边的几人也都站了起来。
温兆林认出了其中两人:“林栋!任进!”
另外两人温兆林一时间没想起来是谁。
“温老师,我是85届的姚兴民啊!就是经常跟您对着干,有一次摔断腿,是您及时把我送到医院,这才挽救了一条腿。您对我有再造之恩!您记起来了吗?”
“是你啊!样子完全变了啊!别怪老师没认出你。”
“温老师,还有我呢?姚美娟,记得不?”
“你是兴民他姐?”
“对!对!我们是双胞胎!温老师您太棒啦!”
这回算是认全了。温兆林看着四人,说:“我记得你们四人不是同一届的啊!怎么走一起了呢?”
“我们是刚刚在楼梯口遇到的。”
“哦!原来是这样,快请坐,大家都座!真真快上茶。”
两拨人落座,温真真又是一通忙活,烧水,泡茶,上茶。
因为还有别人在,聂家父子没怎么说话,稍坐了一会儿起身告辞,走的时候盛情邀请恩师一家有空一定去XX市玩,一定记得给他打电话,他要好生招待。
他们走后不久,林栋恭敬的问温兆林:“老师,刚刚这位是谁?看着有点面熟啊。”
“他姓聂,比你们高两届,现在是XX省委高官。”
“您说他是聂XX。”
“对!就是他。”
“温老,您真是德高望重,真没想到,他竟然是您的学生。”
温兆林笑笑,你们没想到的事多着呢!
后一拨人聊了一阵也辞行了。
他们走后,温兆林给温真真普及了一下这位聂姓政要的过往:人聪明,品行正,学业并不是同学中最出色的,但胸怀和情商绝对是同学中最出众的一位。青春少年,父亲突然病故,家里断了经济来源,交不起学费差点辍学,是温兆林帮他了交了两年学费,隔三差五还给他拿吃的,尽管那时候温兆林自己也过得不算太宽裕。他感激温兆林,一直不忘他的援助之恩和授业之恩。每次来扬州,无论是出差还是回家祭祖,他一定会来温家拜访自己的恩师。逢年过节即使人不能来,问候的电话和礼物也一定会送到。
温兆林的得意门生不少,聂政要算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位。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