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和尚(本章大改)(1 / 1)河鱼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施主,贫僧观之施主有清净辟异之卓识,另有心境真知如灵台法,故而想交于施主见者。”

僧人说到这儿自顾自的盘腿缓缓从天空降下来,方寸之注意到这僧人一直是闭着眼睛的。

僧人有些清瘦,穿着贴身的短打,并为着袈裟念珠之类的佛宝之物,头上纹着六点戒疤。

留着很短的胡茬,颇给人一种空性之感。

“法师何出此言?”莫不是下一句就要‘施主何不斩断三千烦恼,入我佛门做个室内弟子。’

“施主不必多想,贫僧并非强与之人,且不说施主无缘佛门,施主身上之牵扯.......”

这大和尚能看我想法?说话还遮遮掩掩的,莫非是个‘世尊法师’!

“施主,莫要心思杂乱纷繁,贫僧并不会加难于施主,大可放心。”大和尚点头一拜:“阿弥陀佛!”

“法师有什么话请讲,在下若有一二拙见,定不会狭以藏之。”方寸之也盘起腿做了下来。

之前试过了,这僧人一人成墙,完全没办法过过去。

“如此甚好。”僧人定立:“善哉!”

“此论所谓世间人皆有善有恶,上善若水而至恶亦不显。”

“谓前言所谓贫僧就通理之见识,且细说于施主。”

“法师请讲。”

“道分阴阳,德行高下,且之易换至,强者胜,弱者羸(lei)。”僧人闭目不动如山。

“弱胜强者、下克上者并非常态,但时有之。”

方寸之说了句圆滑、倒也也像是废话的话。

“但法理自然,芸芸生受之。”

方寸之倾耳细听。

“我言之为‘受’者,受者心见自由,意域驰骋,于出游与天地以见识广阔,易着红尘。”

“嗯,大多数的普通人的常态,心猿意马,难以自控。”

既然这大和尚说了讨论,方寸之就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反正这和尚也有窥伺人心的本事。

“尘世飞落,弗如镜台;时时甘露袪,方得见清明。”

人心思变,岂有这么容易就可以改变一个人。

大和尚接着方寸之的心里话继续说到:“然者,寡识以博广,则一念生而挂念无穷。”

“施主可有意愿听贫僧讲一故事耳?”和尚睁开了眼睛,就如同晴空一般明净透亮。

“法师请讲。”方寸之应道。

......

在很久远的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一个叫大玄国的王朝。

有座人气不太旺盛的小镇子,没有名字。

镇子附近有座在一段时间里很著名的佛寺,拜的是药王菩萨。

其实药王寺只是一间很小的寺庙,不知何人所修建。

起初庙里只有一个老和尚长居,偶尔会修缮整理寺庙。

但是据说老和尚一开始也并非是寺庙里本来的僧人,甚至不知道是哪儿的人。

后来有一天突然出现在庙里,那时候的老和尚还是一位年轻人。

其实寺庙一开就是一间破庙,被荒废在山间无人知晓。

据说和尚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才将寺庙打理得勉强能看的样子。

秒里面供奉的泥胎佛像一开始亦不知是哪位‘世尊’。

后来又是因为和尚的原因,当地人把这尊不知名的佛像认作‘药王菩萨’。

和尚有一手很厉害的医术,有百治百效之功。

大病小病只要能够找到药材,施展岐黄精要都能治之。

正是有一天老和尚在出游修行之时碰巧救了一大贵之人。

于是破旧的小山门被天下人知晓,熙熙攘攘,往来以求平安富贵。

但是和尚就是个普通的和尚,那是什么药王菩萨在世。

只得兢兢业业为前来的信徒求得安宁,治病的时候也不在看疑难杂症。

也学会了对所有的香客和信徒说他们喜欢的爱听的话。

后来和尚就这样日复一日,被禁锢在了山门中,不得过往的云闲。

但是山寺却是人气越来越旺盛,或许跟那位大贵之人有关系吧。

众多虔诚的信徒和香客往来踏平了崎岖的山路。

给佛像裱上了精壮,绘画的鲜艳生动得见菩萨威严的药王佛像。

铲平了山头,修建了偏殿,里面安放着诸多护法金刚。

显灵的菩萨怎么能只有一个小小的门头呢?

到后来所信众者甚多,远远超出了当时的镇州地界。

本来没名字的小镇,也有了个新得名称叫做‘福济’

取得时福佑济世之意。

这样的光景持续到了和尚到了中年。

皇帝壮年驾崩皇权更迭,那位大贵之人虽位极人臣。

但新皇登基,英明的武宗皇帝,不甘大权旁落。

开始清算过去的权臣极其党羽,有心算无心之下,小小的山门都被牵连其中。

后来没人知道和尚身上发生了什么。

知道的那时候其,文人清流名士都开始辱骂和尚,因为和尚缄默。

但是和尚自始至终就不算是站在任何一方的,大概是和尚自以为吧。

而世人因为皇帝的诏令认为和尚是个欺世盗名的的骗子。

和尚的寺庙不被官府所承认,虽然一开始并不是和尚的寺庙。

和尚成了祸党、妖僧,而寺庙成了不合法的邪祠。

和尚从来没想过成为墙倒众人推的对象,更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栋‘大墙’

后来和尚的山门和寺庙被砸了,但是和尚的拼死劝阻之下,寺庙本来佛像被保留了下来。

后来和尚淡出人们的视线,基本上再也没有人见到和尚了。

时间又过去了几十年,神武皇帝好征伐。

空耗国力不能据蛮越与横连百万大山外,上不能抗西北国之羌胡狄夷。

导致一时间百姓不堪徭役。

是时,西方月云国大举入侵进犯大玄国。

时征战不休,而蛮夷部族乘机劫掠大玄国境,内忧外患同时爆发。

而靠近南越之地,福济小镇首当其冲,每每遇到蛮夷劫掠。

所过之境,民不聊生,片瓦无存。

但其实这些年里和尚一直未曾离去,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不受待见。

和尚便去了南越之地弘扬佛法,救治苦难,倒是在野蛮生长的土地上有个好的名气。

南越部卒得见和尚便放大玄国人生路。

但是大玄国人却更加恨愤和尚,认为和尚与外族勾连,这下和尚在当地更加声名狼藉。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