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周陈两国兵戎相见(1 / 1)馨语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的周国朝堂,早已被司马轩弄得是乌烟瘴气,百官敢怒不敢言。

天微亮,大殿之上空旷如也,烛光微恙,一五旬老者身着朝服,背门而站。堂上鎏金龙椅在烛光中闪烁凌冽寒光,宇文轩盯着龙椅眼底渴求的目光肆意流淌。

朝臣稀稀落落进入大殿,为威严肃穆的大殿增添了人气。

周公公搀扶着周王进入大殿,周王步伐虚空,还时不时伴有咳嗽声,咳嗽声音划破大殿肃冷长空,与回声交相辉映。

周王端坐堂上,脸色惨白无力。

“今天又有多少朝臣称病告假?”周王语气虚妄,抬眼望着身旁的周公公。

“回禀君上,大概有32位。”

“行吧,那就先这样吧。堂下众卿有何事禀告?没事的话,今天就先这样吧。”

宇文轩往前跨出一步,躬身行礼。

“启禀君上,据安插在陈国的探子来报,陈国刚刚经历一场冰雪袭击,如今陈国境内粮草短缺,正是我们举兵阀陈,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请君上恩准,让吾儿司马焉领兵出征。”

司马轩此话一出,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复议的跟反对的纷纷站成两路人马相互进攻,复议的有司马轩撑腰自是底气十足,气焰高涨。反对的不乏忠烈之士,虽冒死也要进谏忠言。

吵闹之声让周王头疼欲裂,形容枯槁。

“好了,就依司马爱卿所奏,封司马焉为阀陈大将军,清点将士,不日出发。今天就先这样,散朝。”说完周王在周公公的搀扶下离开大殿。复议者乘兴而归,朝堂上只剩反对者一片唏嘘哀叹。

秦慕渊收到秦黥传来的消息,知道如今周国已经在清兵点将准备攻打陈国,大喜。

“舅舅,渊儿有要事找你相商。”

“什么事?”书房内谢垚放下手上的书籍,示意秦慕渊随意而坐。

“我刚接到秦将军传来的消息,如今司马轩已经请旨阀陈,周王已经应允。”

“何人为将。”

“宇文焉。”

“看来周王已经昏聩至此。既然事已至此,只能尽快禀明陈王商议应对之策,来人。”

管家推开书房之门,躬身入内。

“立即前往太子府,邀太子一炷香后在大殿外随老臣一起面见君上。”

“是,老爷。”管家转身离开,翻身上马往太子府方向奔去。

“渊儿带上兵符跟诏命,是时候跟陈国借兵,拿回属于你的一切。”

“是,舅舅,渊儿这就去。”

秦慕渊回到屋内,带好东西,和谢垚同乘一辆马车,往王宫方向走去。

秦慕渊跟谢垚赶到大殿门口,陈景修已在此等候多时,见二人风尘仆仆赶来,神色焦急,不免感到讶异。

“谢司马这是发生何大事,让您如此急迫。”

“殿下进去再说。”

三人步入大殿,陈王正端坐宝座之上,对三人一齐觐见感到无比讶异。

“老臣,草民拜见君上。”

“儿臣,拜见君父。”

“好了都起来吧,你们三个人一起过来是有何要事吗?”

“回禀君上,渊儿安插在周国的探子来报,如今宇文轩请旨出兵阀陈,周王已经应允。现在周国已经在开始派兵点将,不日将抵达边塞。”

“岂有此理,周王这是铁了心要让两国撕破脸,那我陈国也没什么好怕的。不过刚刚经历寒冬,国内粮草并不充裕,这场仗对我陈国没有优势啊。”

“君上,这正是老臣今天带渊儿觐见的原因,或许渊儿有一计能解陈国之困。”

陈王听说秦慕渊有计策可以解陈国之困,大喜,愁眉舒展,双眼放出期待的目光。

“陈王,我希望陈王能借兵给我,让我以清君侧的名义出兵周国。这样既可以不用将陈国百姓牵连进战乱之中,让陈国子民修养生息,又可以缓解陈国眼前的困境。

“清君侧,这做何解?“陈王对秦慕渊的话越听越糊涂,不知秦慕渊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秦慕渊从腰间拿出诏书,呈递给陈王过目。

陈王看后惊讶不已。

“你是周国大皇子?“

陈王此话一出,陈景修也十分惊讶,他一直知道秦慕渊有事瞒着他,但是却从未想过他竟然隐藏着如此惊天秘密。

“回君上,是的。此诏书乃先帝亲笔所书,上面的国玺也是先帝亲自加盖,并无作假。“

“谢垚,你也知道此事。“

“回君上,老臣知道不假,还请君上宽恕老臣隐瞒不报之罪。“

“好啊,你二人可知这是欺君之罪。“

“还请君父开恩,如今事已至此,陈国外患紧逼,能否宽恕秦慕渊和谢司马的隐瞒不报之罪。再说了他们也并非有意隐瞒。还请君父看在陈国千万黎民百姓的份上,给他们这次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

“老臣请求君上法外开恩,能恩准老臣跟渊儿戴罪立功,还陈国百姓百年太平。”

陈王思忖片刻,觉得陈景修所言有理,天灾加动乱,已经让陈国百姓苦不堪言,若能跟周国修好,陈国百姓可以借此休养生息,他也算是在有生之年为陈国百姓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为陈景修的君王之路扫清了障碍。

“修儿所言有礼,这件事孤就暂且记下了。谢垚,秦慕渊,我给你们机会戴罪立功,若此事不成,日后再一并论罪惩处。”

“谢君上不杀之恩。”谢垚跟秦慕渊连忙跪地叩谢圣恩。

“禀君上,草民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君上开恩。”秦慕渊跪地说道。

“什么事情?”

秦慕渊将怀中玉佩呈给陈王过目。

“还请陈王借我三万兵马。”

陈王接过玉佩,往事一幕幕在脑中浮现。想起年幼时跟谢清源一起嬉笑打闹的日子,眼底有波光闪现,嘴角微微上扬。这块玉佩是年幼时陈王母妃赠予谢清源之物,目的是为了让二人能修得秦晋之好,可怎料,在谢清源的心里,陈王却只是如兄长般存在。待谢清源与秦衡相恋,谢清源为斩断陈王情思,将此玉佩交还陈王,并扬言此生将离开陈国永不相见。陈王每日借玉佩聊表相思,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国不能无后,最终陈王只能准百官奏请迎娶白氏之女为后。直到谢清源与秦衡大婚之事传入陈国,陈王知这段陈年往事终将放下,便以答谢秦衡救命之恩为由,将此玉佩一分为三,送去周国,并许诺秦衡,假如有一天秦家人拿此玉佩出现在他面前,他可以满足对方一个要求,以报当年救命之恩。陈王本以为在他有生之年里,不会再见到此情此景,但是没想到十八年后,还是出现了,只是拿着玉佩请求他的不是谢清源也不是秦衡,而是秦家养子秦慕渊。

“这曾是孤对秦衡的承诺,虽然他已不在人世,但是孤说过的话依旧算数。三万人马孤可以借你,不过孤希望如果能不费一兵一卒解决这场危机,自然是最好的。还有此次战役,孤希望修儿能全程参与,配合你的一切行动,由谢将军亲自挂帅,统领三军。

“谢陈王相助,秦慕渊定不辱使命,还陈国百姓百年太平。”秦慕渊俯身叩谢君恩。

“不过,孤还有一个要求。瑜儿虽未曾向孤提起,但是孤知道,她心悦于你。我希望待周国国势稳定,你能亲自三媒六娉娶她为后。”

“这……”秦慕渊神情慌乱,内心挣扎难安,本意拒绝,可是话到嘴边,却不敢轻易说出口,可是如果顺从陈王心意,但是他心里的那个人却又并非是陈景瑜,他不知道如果自己答应之后,他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她。

“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我已经许诺借你精兵三万,你总要回报我点什么吧。瑜儿是我捧在手心呵护长大的人,我可不希望她受半点委屈,我想你知道应该怎么做,我就不再多言。”

“草民谢君上成全之恩。”秦慕渊再次叩谢圣恩。

陈王说完命文书草拟圣旨,并将圣旨跟兵符交到谢垚手中,轻拍谢垚肩膀,转身离开大殿。

谢垚,秦慕渊,陈景修离开大殿后各自回府,收拾行装,准备戎装起航。

念清正在太子府中玩耍,见陈景修回来,扔下手中的球,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搂住陈景修的双腿,嘴上不停地呼唤“父亲”。陈景修俯身抱起念清,在他额间落下重重一吻,亲情的温度袭来,驱赶了所有疲惫。

秦慕瑶从廊间走来,从陈景修手上抱过念清,交到奶娘手上。

“念清乖,父亲已经很累了,念清自己跟奶娘再去玩会儿。等父亲换完衣服就出来陪你。”念清乖巧的答应了秦慕瑶的请求,在奶娘怀里安顺的像只小绵羊,不哭也不闹。

秦慕瑶随陈景修回屋,亲手帮陈景修褪去身上朝服,换上轻便的锦缎华衫。

“下午舅舅唤你是有何要事吗?”

“关于秦慕渊借兵出兵伐周的事宜。对了,秦慕渊是周国大皇子一事你是不是早就知晓。”陈景修转身看了眼秦慕瑶,秦慕瑶突然停下手里的动作,神情中有一丝慌乱。

“我这么问你,并非是要责怪于你。”陈景修温情的看着秦慕瑶慌乱的眼神,将她揽入自己怀里,并在她额间落下深情一吻。

“是的,我早就知道,因此还跟大哥大吵一架,气他一直有意瞒着我。”

“他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不过这样也好,以后等他登基称帝,有周王的福荫庇护着你跟念清,我也会放心许多。这样,你就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受到质疑,遭受委屈。对了,我三天后就要跟秦慕渊一起领兵出征,到时候府内府外还得你多费心思,我会跟母后和瑜儿说,让她们多帮忙照看一二,如遇到什么难事,你也可以找丁姑姑帮忙,她是宫内老人,人情世故自然熟络。”

“殿下要领兵打仗?你的战甲我还没来得及检查呢。”秦慕瑶说完挣开陈景修的双臂,准备前往书房把陈景修的战甲拿出来洗净,并仔细查验一番。

陈景修抓住秦慕瑶的手臂,用力一扯,秦慕瑶反身一个踉跄,一头撞进陈景修怀里。

“不急,还有三天时间呢,明天再处理也不迟。我今天太累了,夫人就陪我好好坐会儿。”

陈景修拉着秦慕瑶走到凉龛旁,双手轻轻往秦慕瑶肩膀上一压,秦慕瑶柔肩不堪重力,顺势跌坐在上面。陈景修见机往上面一趟,头枕在秦慕瑶的双腿之上,轻轻合上双眼。

秦慕瑶看着眼前这个在外人面前一副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端庄肃穆的太子殿下,也只有私下里在她面前,才会偶尔表现出怯弱与柔情。秦慕瑶白皙的手指划过陈景修稍显杂乱的双鬓,眼底柔情蜜意,嘴角微微扬起。

陈景修轻轻的翻了个身,顺手将秦慕瑶留在鬓间的手拉至胸前,紧紧拽在手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