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治水方略(1 / 1)十七u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南水患形势严峻,大批难民逃往附近的各个州县,大翰皇帝也因为一场秋雨病倒了,所以各个州县官员的折子都由中书省送到了东宫。

翟承衣的身体好转了些,也是成日地待在却非殿里思虑怎么因地制宜完善治水的方略,一连三日都没见到过辛诩了。

“翟小姐,殿下请您去书房”。是公忻亲自来请翟承衣,还命殿内的侍女都退下了。

“现在?那走吧。”翟承衣放下笔,就准备跟公忻去书房。

“稍等,”公忻拦住翟承衣,“殿下说您不能这样进去。”

翟承衣一脸疑惑,“咋了,我还爬着进去?”

一向木讷的公忻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将手里的包袱递给翟承衣。

书房。

中书令和工部户部的一众官员正在商议应对西南水患。

“启禀殿下,户部拨给工部地方官员的粮款迟迟不到,工部无法修缮堤坝,如今西南各州民怨沸腾,再这么下去只怕要出大乱。”工部侍郎说道。

“启禀殿下,老臣接到地方上奏,户部月前向西南六州拨款十万两,可是到达地方的不足一半啊。”中书令说道。

辛诩案头放的奏折基本都是地方各州在向朝廷哭穷,辛诩看了一眼一直没有出声的户部尚书,问道,“刘卿,负责下派官银的人可是你户部的?”

户部尚书刘志一哆嗦,急忙回答道,“殿下恕罪,是老臣的疏忽,老臣一定严查何人贪污?”

工部侍郎曹振江冷笑一声,“刘大人真是贵人多忙,莫不是上了年纪,这样的大事也能疏忽至此?”

刘志急忙跪下请罪,他自知曹振江是东宫的人,一向受太子倚重,虽然自己官阶高于他但在太子面前也不敢出口反驳。

辛诩看着刘志一脸诚恳,若非没有暗中调查,还真看不出来他有这么大胆子。户部尚书这样的肥差,若非没有辛瑜的助力,就凭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坐上。

“不必了,刘志,你可知这是什么?”辛诩举着手中的奏折,“这是西南六州太守联名上书弹劾你放任自己儿子勾结地方,私吞赈灾款项,一条一例写得清清楚楚。”

啪的一声,辛诩将奏折扔到刘志面前,翟承衣一进来就看见这一幕,刘志口中不断喊着冤枉。

翟承衣按照辛诩的交代,穿着东宫侍女的裙子,手中拿着茶盘走进,放下茶盏后,就安静站在一旁。

“中书令今日便拟旨,刘氏父子为官不廉,助纣为虐,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刘志吓得瘫倒在地,中书令冷冷看了一眼,道,“老臣遵旨。”

侍卫将刘志拖了出去,曹振江还忍不住啐了口吐沫。

辛诩继续说道,“如今工部正在修缮堤坝,可是这堤坝年年修年年塌,并非应对水患长久之策。”

曹振江已然为这件事寝食难安数十天,可是工部之人大多都只是擅长修建,并不擅长谋略。西南边陲地方更是多有掣肘,工部根本想不出什么计策。

翟承衣站在一旁听着曹振江和中书令你一言我一语,倒是谴责地方官员办事不力很激动,一说到拿出应对之策却没有什么新奇的言论。

辛诩也是看出来在这两人身上是等不到什么有效的办法,也就让他们跪安了。

桌上奏折堆成山,辛诩有些疲惫地靠在椅子上,用手捏着眉头。

“我倒是有些办法。”翟承衣的话让辛诩来了兴趣。

“你倒是说说。”

翟承衣的目光扫过先前被辛诩砸到地上的奏折,一脸严肃地说道,“难道太子殿下不认为您身为决策者,一开始就没有为办事官员提供好的办事环境?”

“我之前去过西南地区,大翰自立国以来的防汛工程在蓄,引,灌排等方面都很完备,就像您刚才所说,年年都在修缮可还是年年塌陷,难道这就是工部的水平?”

辛诩沉默未语,他何尝不明白这其中问题所在,可是大翰建朝不久,很多地方官员都是上陈的官员,前朝留下的积病想要清除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翟承衣从袖中拿出一张地图,展开在辛诩面前,“西南多山地丘陵,朝廷只知一昧在峡谷地区修筑堤坝,可想过修治天然坡池,这样一来,引水灌溉的能力也能大大提升。”

辛诩仔细查看着地图上被翟承衣去圈起来的地方,看着翟承衣一脸自信,实在不忍打击,“这样因地制宜的方法你怎知朝廷没有试过,可是无一成功。”

翟承衣不解,辛诩叹了口气,复道,“天然坡池意味着朝廷可以减少大半款项,可是这样一来地方没有油水可贪,就不会有人愿意干这样的事。”

而大兴土木修建堤坝就与之相反,朝廷又何尝不痛恨那些中饱私囊的人,可是所为天高皇帝远,人心隔肚皮,谁能保证人人都是一心为民的人。

看着辛诩有些讽刺和无奈的笑容,翟承衣眼前仿佛浮现那些难民的样子,脚下的缙云城何等锦绣繁华,而他们确实流离失所甚至易子而食。

“可是既然知道问题所在,此事事关民生大计,殿下应不惜一切改变。”

辛诩看着身后满墙的治国史册,哪一本他不是熟读百变,可是处理朝堂政务多年,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衣,”辛诩直视翟承衣的眼睛,“你要明白,这世道是善恶贤愚共生的世道,治国讲究中庸之道,更要从长计议。”

“你可知那曹振江是前年的进士,上陈时期世家大族割据一方如同诸侯,孤自十七岁掌政开始就推行科举新政,削弱大族左右朝廷用人的势力,如今八年过去了,才得了曹振江这一个廉洁之人。”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