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夭寿了!皇帝居然要放年假?!
张世玉听到朱元璋的话,整个人都懵了。
呆愣在当场。
居然……居然直接就把自己革了职?
并且还永不录用?
这就算了,还要把自己杖三十,全家流到北方去种地?!
皇帝这是干什么?
怎么和说的不一样?
不是说好的,连续两年考成不合格,才会被罢黜吗?
自己现在,只是一年不合格而已。
离皇帝所说的连续两年不合格,可差得远呢!
怎么现在,就下此重手?!
“陛下,臣只不过是一年考成不合格。
距离陛下所规定的,连续两年考成不合格还远。
臣按照规定,应当是罚四成俸禄。
若是明年考成再不合格,才会罢黜。
也只是罢黜,并没有杖行和流放。”
呆滞之后,张世玉连忙出声为自己辩解。
说出了朱元璋,如此做的不合理之处。
想要替自己挽回一下。
“滚你娘的!还好意思和咱提这些?”
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朱元璋怒火更胜。
太子朱标一个没拉住,朱元璋已经上前一步,对着张世玉的脸就狠狠的踹了上去。
当场将其给踹翻在地。
嘴角处流血,牙齿都掉了两颗。
“咱作出这些规定,是给那些做的不太过分的人,一个改正的机会。
让他们改过自新。
并不是说给你这样的狗东西钻空子的!
你这叫考成不合格?
你这叫极其严重的钻空子!
极其严重的行无耻之事!
手头工作不做,一直拖沓,心思根本就不在政务之上。
才一百八十天左右,你它娘的愣是能缺勤一百零三天!
你这般乐意去讲学,这般乐意下棋,那你来当官做什么?
你做个逑的官!
当官是让你来做事的,不是让你拿着咱的俸禄,去它娘的培养私人小爱好,各种摸鱼的!
这般乐意教学,下棋,你还来当官做什么?
当上了官不好好做,却干这些,还有脸觉得自己冤枉?
觉得咱的处罚重?
咱可去你娘的吧!”
朱元璋出声大骂。
他短短时间里,已经弄清楚了不少事。
比如张世玉,这所谓的教学也和大部分人所理解的不一样。
并不是说到哪个学堂,什么地方去讲学。
而是说和一些所谓的士人,一些所谓的名流这些,搞一些文会,诗会什么的。
彼此之间相互吹捧,然后博取名声。
而博取名声所为何用?
自然而然是提高自己的地位,用来养望的。
名望起来了,就能在官场,以及其余方面获得好处。
不然,这张世玉也不可能一直混到现在。
在翰林院任六品官。
他做出这些事情,宋濂也只是训诫,并借助考成法,想要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把对方搞定。
他本人没有真的拿张世玉怎么样。
就是因为此人,有着不小的文名。
在士林当中有不小的声望。
朱元璋却非常厌恶这样的人。
而此人的这些声望,在他这里什么都不是。
这种人最是过分。
别的人摸鱼,或者是干些别的事儿,大多都是把本职工作先做好。
他倒好,本职工作落下,去干一些谋私的事。
这朱元璋怎么能忍?
自然是要重拳出击,好好的杀一杀这种风气!
至于说他的名望,朱元璋还真不在乎。
去年连高启他都给杀了。
上辈子宋濂牵扯到了胡惟庸案里,自己一样要把他给斩杀。
后面是标儿和妹子两个人求情,自己才会从轻发落。
从斩首变成了流放。
张士玉比高启如何?
和宋濂比又能如何?
差远了!
“陛下,臣……臣愿意去教书。
让臣到书院的任职,或者到北方偏远县里当个教谕,臣也愿意。
北方士人不多,教书先生也不多。
陛下有意传播学问,臣也多少懂一些学问。
也算是物尽其用也。”
他准备退而求其次了。
他是真不想去种地。
想他张士玉,才华满腹,文名扬于四海。
才四十五岁,便已经是翰林院修撰,正六品的官职。
天下间有几个读书人,能有这种地位?
平日里走到哪里,不受人追捧,被人尊称一声先生?
结果现在,皇帝一声令下,就要把自己贬谪为民。
而且,还是永不录用的那种。
他真受不了。
从高高在上,身份尊贵的翰林,一下子变成了卑贱的泥腿子。
简直就是一落千丈。
差落差太大了,大到了一个让他绝对不能接受,特别离谱的程度。
所以,他现在准备退而求其次,为自己谋条路。
说什么都不能成为北地的泥腿子。
他觉得他堂堂翰林学士,去教书已经是很屈尊降贵了。
纯纯的大材小用。
从朱元璋的诸多举动当中,也能看得出来,对于文化发展,朱元璋还是很重视的。
尤其是对于北方的教育,朱元璋更重视。
既然他重视这些,那自己就投其所好。
自己这么一个有才华之人去教学,定然是北方诸多学子,天大的幸事!
朱元璋肯定会同意。”
“滚!”
朱元璋又是一脚,狠狠的踹在了他的脸上。
又踹飞了两颗牙。
“就你也配教学?
你这等人,人品不行,毫无建树,让你去教学,那纯纯的就是误人子弟!
天下读书人,占人口比例不多,但却也不少。
振兴北面的教育,也不差你这一个!
拉下去行刑!”
立刻便有锦衣卫的人上前,按住张士玉,一巴掌打落他官帽,拖了出去。
就在这翰林院当中,当着众多翰林的面,打了三十杖。
三十杖下来,人打的昏迷过去了两次。
能不能活都是两说。
看着那被锦衣卫拖走,昏迷不醒的张世玉。
在场不少翰林院中的人,心中为之震。
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知道,就张世玉干出来的这些事儿,皇帝看了肯定不乐意,会有一些处罚。
可是真的没有想到,处罚居然能如此之重。
“当了官,就要尽职尽责,尽自己的本分。
咱不要求你们每个人,都能如同丁编修这般尽职尽责,做事出彩。
但最起码,也要把自己该做的政务给做了。
不能像此人这般敷衍。
你们自己扪心自问,咱定下的这考成目标,真的就那般难完成吗?
今年才开始推行考成,咱定的目标都是非常基础性的。
属于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完成,并且还很轻松的那种。
咱就是怕你们中有很多人,适应不了。
可结果,咱把目标定得如此之低,你们这些人,还有很多把事儿给干成这个样子了!
你们对得起你们的良心吗?
咱大笔的钱早就准备好了,就是要给你们奖励,给你们改善生活。
可你们很多还不领情。
不愿意要这笔钱。
张世玉这狗东西,就是一个例子。
你们不要想着钻空子,真把事情做得过分了,咱这里也会特事特办。
你有张良计,咱有过墙梯。
且看谁能弄得过谁!”
朱元璋面色严肃,出声训话。
有着张世玉的前车之鉴,以及地上一些刺目的鲜血在,朱元璋此时说出这话,特别的有说服力。
众人纷纷应是。
朱元璋没在这里多停留,带着朱标,在宋濂等人的恭送之下,从翰林院离去
翰林院的很多人,都是长松了一口气。
似有一块儿无形的巨石,挪开了一样。
皇宫内的,诸多衙署之间相隔都不是太远。
毕竟皇宫内地方也是有限的。
有相应的功能区。
翰林院这边所发生的事,很快便已经传开了。
令其余各部的诸多官员,很多都是不由得心中震动。
一些考成不合格的人,心里面惴惴不安,觉得这次要难过了。
同时也有不少人心中庆幸,幸好皇帝去了翰林院,没有来他们这里。
不然的话,就看皇帝这性子,他们里面的不少人,只怕也很难落一个好。
但也有不少人,心中为之懊恼。
觉得依照他们做出来的事情,皇帝若是来他们这边,那么未必就不能如同丁亮那般,获得皇帝的恩赏……
再有两天,就到了各部交考成表,让皇帝集中核查的时候了。
这让更多人心中惴惴。
一些还没有把任务完成的人,更是发了疯一样的,开始猛补任务。
想要争取在考成表送到皇帝那里时,将之给完成。
同时也有一些人觉得不解。
皇帝让人交考成表的时间,居然是在小年。
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这一天。
这离过年可还有好几天呢。
按照皇帝做出来的规定,一年只有三天假。
年三十还要当职。
整个年节,也就初一这天,才不用当值。
可这一天还要开大朝会。
考成表的事,哪怕涉及到奖罚,也不应该这般赶才对。
这让一些人,心里面有些摸不准,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
两天之后,中书省,六部,御史台等,将考成表都交到了朱元璋这边。
由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二人共同观看,进行最终的评定。
朱元璋看得很仔细,很认真。
“标儿,考成之事不能马虎,需认真对待。
在这件事情上,赏罚一定要公平。
考成的最终审核,必须要握在皇帝手中。
人事任免权,在谁手里面握着,那谁才能真正的让官员们心服。
考成看似简单,实则牵扯到升迁任免,以及奖惩。
这事儿太重要,不可假于人手。”
朱元璋一边在这里看看考成表,一边对太子朱标出声说道。
朱标点头应是,将之牢牢记住……
……
两天之后,大年二十五。
华盖殿内,百官汇集。
大量钱财被一口口的箱子装着,就摆在御案前的空地上。
朱元璋手里面拿着,定了最终结果的考成表在这里念。
包括姓名,官职,考成评级。
评级一共分为六等,分别为,严重不合格,不合格,合格,优秀,特别优秀,极其优秀。
每个等级,所能够得到的奖励各不相同。
获得极其优秀的不多,总共只有五人。
除了翰林院的丁亮之外,又有四人,被朱元璋给定了极其优秀。
此时这五人,正在当众接受朱元璋的奖励。
朱元璋不仅仅给他们额外升了官。
还把他们按照考成奖励标准,应该获得的年终奖给发了。
一个人足足有六百贯这么多。
不仅如此,皇帝又额外掏腰包,每人给弄了半只羊。
还弄了大红给他们披上。
可谓是光鲜十足,把氛围以及荣耀感给拉满了。
不仅仅是被表彰的丁亮等人,面色通红,像是喝醉了酒。
心情激荡,决定再接再厉,继续拼命干活。
在场大众多官员们,一个个都羡慕不已。
很多人都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
也决定好好干活,争取成为其中的一员。
这种通过正常工作,就能够获得大量钱财,以及诸多荣耀的感觉是真好。
这次被表彰的丁亮等人,必然简在帝心了。
这才是最为巨大的好处。
一旦简在帝心,今后升官等诸多的事儿,都要远比别人更快。
给他们发完奖励,说了勉励的话后。
朱元璋让这些人,在华盖殿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落座。
安排在特殊的位置上。
既然要树立榜样,那自然要把该给的都给了。
一些必要的仪式感,和特定时刻,通过一些方式展现出来的独特地位,都要给拉满。
不少东西费不了多少钱,可所能够带来好处,却不是钱所能衡量的。
重点表彰了丁亮五人后,朱元璋接着发优秀的奖品。
每一个人的奖励,都由朱元璋亲自发到他们手中。
这是个很费力气,也费时间的活。
但朱元璋却不厌其烦,做的到边到位。
他可太清楚,亲手给人发奖励到底有多重要。
这事不能假于人手。
并且也决定,今后要把这个规矩给延续下去。
这可是收朝臣之心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真金白银的往外拿,总不能让他这个当皇帝的,一点好处都得不到吧?
随着众多的钱财,被当成年终奖,发放到应该得到的人手中。
华盖殿内气氛其乐融融,许多人都是笑逐颜开。
心情再好不过。
此番,哪怕只是考成合格的人,手里面都领了三十贯的绩效奖。
三十贯虽然不算太多,可这是额外得到的。
临近年关之时,得到这么一笔钱,对于一些比较清贫,只靠着俸禄来过活的人而言,真的是一笔不小的钱财了。
足够他们过一个好年。
那些没有领到绩效奖的人,看着别人手中的钱财,分外的羡慕。
至于那些不仅没领到,反而还被扣了一部分俸禄的人,就更加的眼馋了。
平日里没有进行对比,没有实打实的钱财,以及待遇上的差距体现出来,还不觉得有什么。
这个时候,被皇帝来了这么一出,看着同僚们因为考成,有的升官,有的发财。
很多人都有额外的收获。
就他们手里面啥也没有,甚至于不仅没有,还要被追回一部分的俸禄,以示惩戒。
心里面的滋味,那是真不好受。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干的不行,是皇帝给亲的点评的。
弄不好就会让皇帝记着。
因为这事,被如今的皇帝给惦记上,可不算什么好事。
在这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中,很多人都是暗下决心,明年一定要好好干。
也要在考成之中拿个犹,也得到一笔奖金。
如此,这一年也不算是活到了狗身上。
也能扬眉吐气。
可以说,随着朱元璋真金白银的发下来,考成法威力初显。
已经悄然之间,让风气有了很大的改变。
皇帝务实,不喜不干实事的人。
并且又弄出来了,这等奖惩制度。
那么自然而然也能够引导着官场,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向这方面进行转变。
这才不过是考乘法,刚刚实行了半年左右的功效。
若是再推行上几年,随着范围更广,考成法越发的深入人心。
那么所能起到的作用,将会更大。
朱元璋将众人反映收入眼中,脸上不自觉就露出一抹笑。
觉得自己这一番心思没有白费,钱没有白。
“除了这个外,咱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恁大家伙。”
再把奖励发完,应当惩罚的人也给惩罚完之后。
朱元璋回到龙椅之上,望着在场众人开了口。
听到朱元璋这话,华盖殿内的文武百官,很多都是不由一愣,继而眼里面出现热切。
心中也满是惊喜和好奇。
想要听一听,皇帝在接下来会说出什么话。
他所说的惊喜,又是什么。
今天皇帝给的惊喜已经很大了。
原本以为,只是单纯的按照之前所说的,根据考成来发放奖励而已。
却完全没有料到,皇帝居然把奖惩给玩出了。
额外做出了那么多的事。
让这个发终奖,变得格外的动人心魄。
也让无数人艳羡不已。
现在,居然又说有惊喜。
这还当真是让人期待。
当然,也有一些在此之前,被皇帝坑过的人,暗自警觉。
怕皇帝是在说反话,嘴上说的惊喜,实则给众人的却是惊吓。
“咱准备从大年三十日那天开始给恁放假,一直到第二年正月初十为止,十一开始正式恢复工作。”
朱元璋看着众人开了口。
什么玩意儿?!
朱元璋的话,听懵了华盖殿内所有文武百官。
夭寿了!
皇帝居然要放年假!
还一次性放十一天???!!!
(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